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天坛精神

医院概况

天坛精神

一个神外医生的援疆日记

发布时间:2019-04-1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按照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工作要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鑫同志作为北京市第九批第三期援疆医生启程赴疆工作已经一个多月。

从初来乍到的陌生,到接诊第一位患者、成功完成第一台手术,李鑫同志对于援疆工作有了更深的感触和感悟,让我们跟随他的日记,了解这位援疆医生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感。

3月1日 出发 

初春3月,京城还笼罩在微微的寒意中。从接到为期一年的援疆任务那一天,似乎就与遥远的新疆和田产生了微妙的联系。出发的日子终于来了,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但是还是有些小激动。

6点在机场准时集合,凌晨4点我就没有了困意。家人把我送到机场时,院里和科里的领导都已经来到机场——这么“豪华”的送行队伍,真是让人“受宠若惊”。

“到了和田安心工作,组织是你的坚实后盾。我们等着你平安归来。”院党委副书记肖淑萍神经外科主任王硕、党总支书记贾旺反复叮嘱,心里有股子劲儿。

医疗队一共有52人,作为临时召集人,我匆匆告别家人,又“残忍”地把所有成员从家人朋友身边“拽”到一起,市卫生健康委领导简短的动员后,我们集中登机。

看着窗外熟悉的城市越来越远,心里小小地伤感了一下,不过很快被其他队员们感染,和田,我们来了!

3月4日  第一台手术就碰上了个“硬茬子”

走进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的第一件事,我按照现在天坛医院的规范,对手术室布置进行调整,取消托盘、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器械车布局,让器械护士更靠近术者,提高效率、减轻护士的疲劳。

没想到,入疆后第一台手术就是一个难度颇高的“硬茬子”。

患者38岁,维吾尔族男性,主诉头痛、嗅觉减退,核磁显示前颅窝底偏左侧巨大脑膜瘤,伴有左侧额叶大面积水肿,同侧脑室被肿瘤压迫已基本消失,伴有对侧脑室脑积水,中线明显偏移,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是个贫困户,经济状况不具备转院到乌鲁木齐或北京治疗的条件。患者和家属期待地看着我们这些刚刚从北京来的医生,心里那股劲儿又冒了出来——我们来和田的目的不就是为当地群众减轻病痛吗 ?

“天坛标准”的术前准备、开颅、切除,看着显微镜里的画面,立即心如止水。手起刀落,肿瘤一丝一毫地与正常脑组织剥离,3个小时手术完成。患者术中出血不多,术后恢复顺利,头痛缓解,没有任何新发神经功能缺失,复查CT核磁显示肿瘤切除满意,周围脑组织没有挫伤出血,第一战赢了!

3月8日  妇女节,下乡义诊

今天是3.8国际妇女节,医院临床党支部组织下乡义诊。我们来到洛浦县布亚乡的一个村委会里,早晨天气挺冷的,村里的乡亲们早早的到这里就集合到这来了。

村委会主席声音非常洪亮,大声介绍着我们,村民们看着我们的眼神也带着期望。

由于气候、贫困等原因,这里不少村民患有肺病或妇科病。虽然互相没有交流,但我们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多看病人、多发药。

听不懂当地的语言,但我能感受到村民们高兴的心情。心里挺不是滋味,不过光感慨没用,从自己做起吧,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月10日  又是两场“硬仗”

今天从墨玉县和洛浦县分别来了两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一位基底节巨大血肿,患者已经昏迷,血压260/130mmhg,如果不抓紧手术,会很快会脑疝死亡。

反复交代病情后,家属决定搏一把。我们迅速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但意想不到的是,医院手术间比较少且条件有限,需要等手术台空出来才能进行下一台。经过焦急地的等待,手术台有了,我们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到凌晨2点,两台手术终于全部顺利完成。

工作一段时间发现,这里的患者以急诊为主,外伤和高血压脑出血很多,经常是一晚上收好几个,值班医师很辛苦。我想我已经融入这里的生活了。

3月20日  见识到了“沙尘暴”

和田临近沙漠,终年干旱无雨,所以这里的沙尘暴很有名。据科里阿主任说,每年的植树节准时会出现沙尘暴。每天早晨都要在窗边看看,像是在担心它的到来,又像是在期盼着巨大的黑色的风团,像腾云驾雾一样壮观。

今天早晨外面像蒙了一层黄纱,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味,沙尘终于来了。路人们似乎很有抵抗力,有些人仅仅戴一般的布口罩,还有好多人根本不戴口罩。

到了下午,气象软件上显示pm10达到7180,这在北京是无法想象的,可是阿主任却说这种只能叫浮尘,比沙尘暴差远了,评分的话10分,也就到5分。怪不得这里的肺病患者比较多。

这样的天气持续了10多天才恢复到中度污染,我的眼睛也开始过敏了,挺难受的。

这里常年干旱,日照充足,所以家家门前都有葡萄架,据说北京援疆干部里有好多是农学专家,专门指导当地的农业发展,灌溉栽培嫁接,在这里真是有用武之地呀!想象着每年的7-10月水果成熟的季节,心理还是挺期待的。

3月30日  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

经过近10天的沙尘天气,我们迎来了一个中度污染,算不上风和日丽但不错的天气,今天党支部组织我们到墨玉县47团参观学习。

20多人坐在车里,说说笑笑,想象着英雄部队的模样样子,想象着沙漠的壮美。走进纪念馆,重温英雄部队的历史: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前身是王震将军的1野2军15团,1949年12月,1500多人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他们没有先进的探险装备,甚至没有像样的棉衣,每人仅一壶水,还要携带笨重的武器,走到最后靠喝马血喝尿,凭着解放军顽强的精神解放和田。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英雄的部队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建设和田,一辈辈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这荒原沙漠,他们践行着自己的誓言,为了人民的安宁祖国的强大,宁愿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在纪念碑前重温庄严的入党誓词,每一句话都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珍惜美好生活,沿着英雄们的足迹勇敢前进!

沙漠是神秘的,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沙漠的壮美,印象中沙漠是寸草不生的,但成片的枣树还有野生的骆驼刺生长在沙漠边缘,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据说骆驼刺的根很深很深,一直长到地下有水的地方,自己顽强地生长,不需要浇水施肥。建设和田的英雄们多像那骆驼刺,任凭条件恶劣,我自顽强生长,默默地创造着奇迹,默默地为我们的祖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4月1日  一点感悟

在和田做了几例肿瘤手术,都是肿瘤长到非常大的时候才来就诊。由于贫困和疾病知识的匮乏,很多人并不能及时发现疾病,导致病情进展到不得不治疗的时候才来求医。

这种现状给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地在早期多发现疾病、及时合理治疗,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疾病诊断、治疗的能力和水平,尽可能地为患者解除或者减轻痛苦。

针对医院医生的需要以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几次讲课讨论,受到当地医生的好评。

援疆一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作为光荣的援疆医疗队中的一员,我感觉到了肩头的责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