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天坛精神

医院概况

天坛精神

北京天坛医院:疫情“震中”的15个日夜

作者:卢国强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0-07-03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这是一场与病毒的赛跑:距离新发地市场仅3.5公里,市场周边唯一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大量发热患者、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的患者短时间内涌入,确诊患者数量不断攀升……如何尽可能拦截疫情扩散,确保医院安全、患者安全?身处疫情“震中”、抗击疫情最前沿的北京天坛医院会交上一份怎样的答卷?

微信图片_20200703170902.jpg

      短兵相接 做疫情的“吹哨人”

      转折发生在6月12日中午。

      因为是周五,门急诊患者数量不多。北京市连续56天没有新增病例,北京天坛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办公室(下简称“防控办”)的成员们正在为医院全面复产复工忙碌着,前一天西城区确诊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信息,已经及时提醒门急诊、发热门诊等部门。

      刚刚经历了上一轮疫情的感染科,经验丰富的护士们分别到核酸检测门诊、入院筛查门诊等处支援,护士长王珏雅带领留守的护士正在清洁隔离病房。

      上午10时左右,两名患者走进了发热门诊,两个人同为新发地市场运送海鲜的司机,后来他们成为这次疫情中北京天坛医院确诊的“1号”和“2号”患者。

      “胸部CT检查显示,其中一名患者肺部具有新冠肺炎患者的典型特征,结合两人发热、干咳等症状,我们怀疑这两人高度疑似。”感染科主任王宝增说,这两名患者住在一起,同时发病,属于聚集性病例,需要密切关注。

      两名患者被立即隔离在一间单独的诊室,感染科医生刘志达随后对两名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他们交叉点一个是住所,一个是新发地市场。”这是刘志达第一次在流行病学调查记录上写下“新发地”三个字,这个情况被迅速上报给医院。

      12时14分,北京天坛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来自呼吸内科、影像等专业的专家们支持王宝增的判断:两名患者立即进负压病房隔离,密切关注与新发地有关的病例。

      12时30分,两名患者被分别安置进负压病房。

      两名患者的情况被迅速上报,与此同时,与新发地市场有关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汇集而来:6月11日确诊的西城区患者与丰台区另两个疑似病例(此时尚未确诊)的活动轨迹在新发地市场有交集;新发地市场部分环境和物表病毒检测呈阳性……

      防控办成员、北京天坛医院医务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王晓岩记得,当时自己“心里一紧”:“种种迹象都把源头指向新发地市场,疫情扩散的风险很大。作为距离新发地市场最近的三甲医院,我们可能要面对复杂的局面,不能等疫情真的起来再被动防御。”

      在最短时间内,医院迅速做出反应: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分诊时口头询问患者近期是否去过新发地市场,凡是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的发热患者,一律进行新冠肺炎核酸、抗体,血常规和胸部CT的“1+3”检查;

      感染科立即通知“1号”“2号”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

      感染科医护人员立即就位,准备防护物资,随时准备应对更多的患者……

      16时30分,一位附近饭馆的服务员因为干咳、发热等症状来到发热门诊,几个小时后,她成为确诊的“3号”患者。

      17时,“1号”“2号”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强阳性”,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确诊。

      傍晚,在医护人员一再催促下,“1号”“2号”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他们的老板和一位同住者终于来到医院。询问得知,老板前几天得了“肺炎”,在私人诊所治疗后自觉已经好转。他后来成为了“4号”确诊患者。

      防控办成员、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张越巍回忆:“当时的情况是,除了两名确诊患者外,他们老板和李记川菜服务员的胸部CT都具有典型的新冠肺炎的特征,更让我们担心的是,当时的情况显示,那位服务员和其他患者没有直接关联。”

      18时左右,医院的防控再一次升级:注意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的患者;封闭医院部分出入口,对人员出入进行管理;加强门诊大厅等各处测温……

      20时,王晓岩接到消息,“3号”“4号”患者确诊:“这么短时间确诊了4例,情况不妙。”

微信图片_20200703170916.jpg

微信图片_20200703170924.jpg


      防控措施“实时更新” 与疫情“赛跑”

      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几乎是彻夜未眠,他随时和防控办保持联系,了解医院确诊患者的情况,同时,从市医管中心、卫生健康委到市领导,都在时刻关注着北京天坛医院的情况。

      6月13日,周六,早上6时55分,防控办所有成员接到通知,上午8时准时到医院开会,研判分析疫情相关问题。

1.jpg

2.jpg

      相比前一天,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确诊人数持续增加;新发地市场凌晨关闭、周边社区封闭的消息引发担忧,越来越多的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的群众来到医院,要求进行核酸检测,身穿白衣走在医院里,随时会有神态焦急的群众询问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该怎么办;发热门诊接诊患者比之前翻了几番,几近饱和,普通发热患者、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的人员和潜在的被感染者集中在发热门诊,防止院内感染的压力巨大。

      好消息是,此前采取的措施均已经连夜落实到位,检验科抽调后备力量,两个PCR实验室“火力全开”,全部用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药品设备物资管理部启动应急预案,与采购部门一起多方筹备防控物资。“到13日早晨,我们储备了至少一个月用量的防护物资。”药品设备物资管理部主任张英介绍。

      “不要等疫情爆发了我们再去想办法弥补,现在我们就是前线,我们的措施必须有前瞻性,必须果断有力。”紧急会议上,王拥军要求,调整医院工作侧重点,所有防控措施全部落地,按照“防控疫情最前哨”的标准采取防控措施。

      会上,防控办在前一天紧急采取的防控措施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预检分诊和流行病学调查、保持一米线防止人员聚集、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门诊和病房设立隔离房间、恢复入院患者二次核酸筛查、严格执行病房不陪住不探视等8条措施。“这8条是北京天坛医院此次抗击疫情的基础。归根结底就是医院要在最短时间行动起来,做好所有必须的防疫措施。”防控办成员、经历过SARS疫情的原院办主任孙醒明说。

      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确诊人数、发热门诊患者数量一再突破医院的记录,外防疫情扩散、内防院内感染的压力持续增加,在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管中心指导下,医院防控措施不断升级:

      ——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党委会和多次专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所有上级布置的疫情防控措施必须百分之百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充分发挥主力作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取消所有假期,任何人不得离京,不得到外院会诊、手术,参加学术活动等。

      党委书记路明多次到核酸集中采集点、检测现场、门急诊等区域检查工作,现场督导防控措施落实;纪检部门每天列席防控办的交班会,到发热门诊、门急诊等重点部位、重点部门,现场监督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堵住任何可能出现的漏洞;

      ——对全院近期有新发地市场等重点区域接触史的职工、工作人员,以及全部住院人员中近期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的人员,逐一进行核酸检测;对职工餐厅和患者营养餐厅进行检查,了解进货情况和人员活动情况;对所有与确诊患者接触过的医务工作者、安保人员等进行核酸检测并封闭管理;

      ——加强医院“防线”,除患者和医务人员外,禁止院外人员来院拜访,杜绝外来人员到其他部门代办业务;施工人员或供货单位等必须临时到医院提供服务的,必须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或签署健康情况承诺书,方可进入相关地点工作;

      ——在门诊,在加强预检分诊、流行病学调查、1米线等措施的基础上,对于未预约挂号的患者及家属,由工作人员劝阻,不得进入门诊楼;每名患者只允许1至2名家属陪同就医。“针对一些居家隔离的‘特殊患者’,我们在门诊大厅设置‘特殊诊位’,专人引导陪同‘特殊患者’就医全程,防止与普通患者交叉。”门诊部主任张悦说。

      ——在发热门诊,来自各科室的医护人员支援力量迅速补充到位,发热门诊、感染科病房全速运转;为了缓解人员聚集和人流交叉,医学工程处总务与规划建设处紧急购买安装两顶帐篷,作为发热门诊的缓冲区;将急诊CT作为发热患者专用,规划从发热门诊到急诊CT室的路线和等候区,将急诊家属等候区暂时调整到室外阴凉处,避免与发热患者交叉;

      “只要有可能,我们对每一位确诊或者疑似患者都要刨根问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尽可能通知他的密切接触者赶紧就医,最大限度防止疫情扩散。”防控办成员、疾控处处长王强说;

      ——在病房,三人间调整为两人间,保证患者间的安全距离;除急危重症外,减少住院人数,停止探视,避免人员聚集;

      ——在教学楼,全面封闭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外地毕业生暂停回京返校,暂停规培医生返京。

      ……

      “通过前置到一线的监督,保证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执行到位,防止出现‘灯下黑’的现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淑萍说。

      “每次与疫情相关的会议不说成绩,只说问题,而且不留情面;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这种力度是不常见的。”防控办成员、医务处副处长赵万全说。

      “涉及疫情防控,一切事情都是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特事特办、马上落实,这种速度确保了我们和疫情赛跑时不落下风。”防控办成员、医学工程处副处长赵蕾说。

微信图片_20200703171007.jpg


       “超常规”防控 确保安全底线

      6月19日,周五,新发地市场疫情出现整整一周。

      下午下班前,防控办召开紧急会议,再次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一周以来的疫情发展充分证明,现在我们医院就是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确保医院安全、患者安全是当前的第一要务。”党委书记路明说。

      王拥军用“非常时期、背水一战”形容即将到来的周末:“周末两天的时间,对于医院打实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至关重要,打赢这一仗,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战术。”

      会上,医院部署了利用周末两天必须完成的若干个“百分之百”:全院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必须百分之百完成,实现“应检尽检”“应查尽查”;对全院所有人员再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必须做到人员百分之百覆盖,调查结果        由科室主任、支部书记双签字负责;全院人员疫情防控的培训和考核必须百分之百完成,且培训和考核情况纳入疫情防控档案;全院不留死角地进行一次清洁和消毒。

      为了真正做到“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医院祭出了“大招”:所有院领导带领自己分管的部门,分组对医院不同区域进行全面检查,梳理存在的问题、漏洞并及时解决,检查结束后每组均要生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列明问题、责任人、解决办法等,统一汇总并立即整改,整改后立即组织“回头看”。

      会议结束前,一向温和的王拥军突然撂下狠话:“如果有科主任瞒报信息、不配合防疫工作,就地免职!”

      整个医院迅速地行动起来:抽调50余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采样,检验科24小时全负荷运转,在两天多的时间内完成全院职工、第三方人员、进修医生等在内的7000余人的核酸检测,且结果全部为阴性;

      全员培训考核、全员流行病学调查如期完成,全部实现“百分之百”;

      覆盖全院的清洁消毒工作全部完成,医院环境焕然一新;

      院领导带队检查结束,汇总的问题在大会上逐一宣读,涉及到的科室主动认领,第一时间整改……

      除了完成院内的防控任务,医院还承担了“外援”的任务:一支由50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的采样队,承担丰台区和北京市交办的集中采样任务,不分昼夜奋战在社区、学校、村庄。

      “我们的任务就是尽早发现潜在的感染者,消除疫情继续扩散的隐患。”采样队队长刘晓楠说。

      经过15个日夜的追逐,在这场比赛中北京天坛医院没有输给疫情:

      各部门已经适应新的疫情形势和“超常规”的防控措施,形成顺畅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准确到位;医院实现了“外防扩散、内防院感”。“到目前为止,只要新冠肺炎感染者到北京天坛医院就诊,我们没有一例遗漏,全部第一时间确诊,且经过上级机关的复核,证明我们的结果准确无误。”检验科主任张国军说,“第一时间”“零误差”的诊断有效地防止感染者在往返就医和工作生活过程中传染给密切接触者;医院医疗秩序正常,继续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前15天的工作,只能说我们在突然出现的疫情面前站稳了脚跟,远谈不到说‘胜利’的时候。”王拥军说,“面对疫情,我们永远是在赛跑,而且要不断超过它,才能遏制它。”

微信图片_20200703171024.jpg

微信图片_20200703171033.jpg




宣传中心 卢国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