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护理园地 >>健康指导

护理园地

健康指导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及注意事项

作者:邰孟雪 姚宁来源:糖尿病专科小组 发布时间:2022-08-1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价降糖治疗效果,监测高血糖、低血糖的风险,指导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一、临床常用的血糖监测方式及意义:

1、毛细血管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SMBG和医院内进行的即时检测POCT)

临床意义:反映实时血糖水平。

临床应用: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的实际需求制定个体化监测方案与频率。

2、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临床意义:反映既往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

临床应用: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制定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评估慢性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重要依据。HbA1c≥6.5%是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3、糖化白蛋白(GA)

临床意义:反映既往2~3周平均血糖水平。

临床应用:评价短期血糖控制情况,可以辅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

4、持续葡萄糖监测(CGM)

临床意义:反映连续、全面的血糖信息。

临床应用: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和特点,发现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和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

二、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的原则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的原则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实际需求定制相应的个体化监测方案。

血糖监测时间点的范围


时间

适用范围

餐前

空腹血糖较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

餐后2小时

空腹血糖已得到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者;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睡前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夜间

经治疗血糖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或疑有夜间低血糖。

其他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治疗方案不同,血糖监测原则


不同治疗方案人群

监测原则

生活方式干预者

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从而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使用口服降糖药者

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基础胰岛素治疗者

应监测空腹血糖。

预混胰岛素治疗者

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

特殊人群

个体化的监测方案。


三、如何判断和分析血糖仪测得的血糖结果?

一般微型血糖仪与生化结果差别不应>15%,如果>15%应寻找原因。影响结果的原因有:

1、仪器问题

为确保血糖仪处于正常状态,应定时对血糖仪进行校验及清洁。

2、试纸问题

(1)试纸代码与血糖仪代码是否一致。

(2)试纸保存是否得当。

(3)试纸是否过期或已变质。

(4)试纸是否现取现用(保持干燥)。

3、操作方法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仪器,血样采集方法:

(1)在采血前洗手→将手下垂,轻轻往下甩→酒精消毒→待干后使用采血器刺破皮肤→用干棉棒拭去第一滴血→使血液自然流出或轻轻挤压(请勿用力挤压)→取血。

(2)试纸的取血区对准血滴,血样要一次性充足(试纸上有血量确认点),不要续补血液。

(3)一般在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指端两侧的部位进行采血。


4、患者自身因素

(1)红细胞挤压浓度(红细胞增多症、贫血)。

(2)水肿。

(3)脱水。

(4)使用大量维生素等。

糖尿病专科小组   邰孟雪 姚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