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同行交流 >>对外交流

科研教学

对外交流

北京天坛医院李德岭荣获首都卫生健康 “未来之星”

作者:董屹 卢国强来源:团委 宣传中心
字号: + - 14

      2022年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未来之星”青年典型培育活动2月26日在京落幕。青年北京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副主任李德岭荣获第二届首都卫生健康“未来之星”,并成为首届“首都卫生健康青年专家库”成员。

ba8446ffd8498ad7e6a69e9a4eac6565.jpg

c49eedcf504b893ab75c973821f5d3e6.jpg

5258196b0758a5a8601aab57a29cb898.jpg

86d6a7f2f274f83745829ae67e1c94c1.jpg

c0480480dbe3b24c6cf1c962f2f75872.jpg


      经过2022年9月24日第一轮展示活动后,30位来自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各个领域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进入26日下午的培育活动第二轮。在展示环节,李德岭以“忠诚的传承”为主题,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工作第6年荣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第8年获评市级“青年拔尖人才”,第9年成为副教授,第11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博导,第12年获得“国家优青”“青年北京学者”;共主持4项国家级课题,发表23篇国际论文,影响因子总分309……“开挂”般的履历,背后是“拼命三郎”般的付出。

       “王忠诚院士经常挂在嘴边的‘病人永远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的动力之源。”李德岭说,工作之初,他接到扫描王院士亲手绘制几千张手术卡片的任务,从一笔一划中领悟,探求至微至精之医道。“医生是否应该做研究,我的理念是要做源于临床问题的研究。”“病人是我们的老师,教会了如果我们的手术精准度不够,病人将会为此付出代价。”怀着这样的理念和情怀,李德岭选择了一条医工交叉使手术更“精益求精”的道路——在柔软至极、脆弱至极的大脑里,为神经外科医生带来一双能准确分辨边界的“眼睛”:研发术中能精准识别功能边界的新技术,降低脑功能损伤率;研发术前能特异诊断肿瘤边界的显像剂;为进一步解决术中肿瘤边界移位的问题,研发了术中能动态实时识别肿瘤边界的显像剂,依靠多模态影像技术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中国研发的技术获得了国际认可。

      展示活动中,30位参赛选手大展风采,引得现场响起阵阵掌声。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评选出“未来之星”入选人选。

      北京卫生健康系统“未来之星”青年典型培育宣传活动,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指导,健康报社、“健康北京”政务新媒体联合主办,旨在创新典型宣传模式,展现卫生健康青年工作者精神风貌,彰显卫生健康行业青春风采。2022年9月活动启动后,吸引众多卫生健康工作者报名,9月24日经过首轮展示,30名佼佼者从参加初选的61名青年才俊中脱颖而出,晋级第二轮。

团委  董屹宣传中心  卢国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