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天坛科普】降温降雪 保护好您的脑血管

作者:郭依璠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5c208412be9c6.png

      寒冷的冬天是脑血管疾病好发的季节,特别是既往有相关疾病的老年人更是高危人群,近期各医院急诊科接诊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明显增加。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北京迎来今年的初雪,气温如同坐上过山车,跌至谷底。降雪加降温,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老年人怎样安全过冬,让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杜万良为我们的脑血管健康来支支招儿。

寒冷天气下为什么容易发生

脑血管疾病?

气候因素

      随着气温的下降,我们身体很多生理指标会发生变化,比如血压升高、血流粘稠、血流缓慢等,更容易出现血管狭窄或血管闭塞等脑血管病症状,加重发病风险。

缺乏锻炼

      冬季天气寒冷,人们不愿意出门锻炼,活动量减少易使血糖升高,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睡眠不足,情绪不稳定

      冬季人们往往睡眠不足,情绪容易低落、精神状态不佳,进而导致血液黏稠,血流缓慢,加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哪类人群更容易患上脑血管疾病?

      容易患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常说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的出现,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第二类是自身存在很多高危因素的人。比如患有高血压的人群,长期的血压高会导致颅内动脉发生玻璃样改变,更容易破裂出血。此外,患有糖尿病、运动量较少、长期饮酒、吸烟、熬夜、肥胖等人群患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很多。

脑血管疾病“盯”上了年轻人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脑卒中、冠心病等传统观念中的“老年病”呈现出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更应当提高防治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发病年龄“年轻化”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吸烟、酗酒等与脑血管疾病多发有直接关系。当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学业紧张、熬夜、不科学的膳食安排、缺乏活动、吸烟等因素,导致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加速了血管的衰老。一方面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肥胖;另一方面,外卖食品相对含有高盐、高脂、高油等问题,不益于身体健康。

      此外,遗传因素也会影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一些有家族病史或者危险因素的年轻人,更应该重视脑血管病的预防,随时关注自身的各类健康指标,及时发现一些早期因素,进行干预和治疗。

如何保护老年人的脑血管健康

1.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豆类。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绿叶蔬菜。

2.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脑血管负担,加重血管损伤。

3. 适度的体力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系统功能。但在冬季,锻炼时间不宜过早,应选择在太阳升起,温度回升后的时间段。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4.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保护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冬季由于血管收缩,很多人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降压和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

5. 烟草和酒精对脑血管健康有害。老年人应戒烟,并限制饮酒量。

6.避免长时间的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保持心情愉快,减少精神压力。

7.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牢记”BE FAST”原则,快速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作为我国成年人第一大致残、致死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是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由于脑卒中是急性病,患者越早得到治疗,恢复就越好。因此,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能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如何识别?我们可以参考BE FAST原则。

      当一个人突然出现B——难平衡,走路不稳;E——看不清,视物困难;F——脸不正,嘴角歪斜;A——臂不平,一侧肢体无力;S——语不灵,说话含糊,不能理解他人语意等情况时,需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求助(Time)。一句话概括就是:“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嘴歪、言语不清很可能是急性脑血管病,这时应该去看病了。”

检查出“腔隙性脑梗死”就是脑卒中吗?

      许多患者在接受CT或MRI检查后发现报告中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到底它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对此,杜万良解释说:“腔隙性脑梗死”作为影像学上的一种描述,并不能严格称其为诊断结果,很多患者在检查中发现大脑深部的血管出现了一些轻微的改变,有些人认为可能是一种老年化的改变,也有些人认为它是“腔隙性脑梗死”,其实两者的边界并不绝对,更严谨的做法应是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结果后,再给出后续准确的治疗方法。

宣传中心 郭依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