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从设计到实践看受试者受益——北京天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伦理审查会前培训
7月23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审查会前培训,特邀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伊龙进行专题讲座,纪委书记任静列席会议,伦理委员会委员参加培训,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肖淑萍主持会议。
王伊龙以“研究设计到实践”为主题,结合自身多年丰富的临床研究及伦理审查经验进行了精彩的培训。他首先以三个创新突破性的研究“精准防治新策略”“药物递送新路径”“医工交叉研发”为例,详述了临床研究问题选题和设计的“四维”博弈,即科学性、可行性、法规性和伦理性。
王伊龙认为,医生每天都面临着患者临床实践的重大需求和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有时候比解决更加重要。“好的临床研究问题源于研究者对临床实践的透彻感悟,源于研究者非功利的好奇心,源于研究者广博的知识和兴趣,源于研究者敢于怀疑和挑战权威和信条的勇气。”随后,他提出了临床研究设计时需要考虑的“FINER标准” 即可行、有趣、创新、符合伦理及有意义。
在研究实施中,王伊龙强调“临床研究必须设立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以确保临床研究的高质量完成”。正因为有严格的实践标准,医院顶刊投稿从需要全部原始资料,到现在逐步获得信任,不再需要递交试验资料,并且多项创新成果取得了国际认可。此外,他也讲述了曾在评价自理能力时遇到过因季节、习惯等问题导致评价指标可能不准确的情况,提醒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研究设计。
最后,主任委员肖淑萍做总结道,伦理委员会也需要了解研究从立项到进行能给患者带来什么益处,从王伊龙院长讲述血脑屏障、颅内支架等研究的设计及实践,我们了解到临床试验的利与弊和对受试者的影响。随着临床试验的高水平发展,将给现有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也会为今后患者带来诸多受益。通过伊龙院长讲述的投稿演变,伦理委员会深感责任重大,在全面了解研究设计及实践在受试者保护中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将不断提升伦理审查质量,积极推动医院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
(医学伦理委员会 梁晓珊,白彩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