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护理园地 >>健康指导

护理园地

健康指导

我们一起积极行动,消除幽门螺杆菌

作者:史慧荔来源:​消化专科小组 发布时间:2024-11-0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相信大家对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并不陌生,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时进行尿素呼气试验。Hp感染在中国非常常见,我国Hp感染率约为50%。换言之,约2个人中就有1个被Hp感染。

      今天,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就带您深入了解Hp的危害、检测方式和根除指征——

      与大多数细菌不同,Hp能够制造碱性环境,从而得以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存活。其次,它的身后有尾巴似的鞭毛,有利于其游走移动。胃和十二指肠是“目的地”,抵达后释放多种毒素,造成损伤。

Hp感染的危害有哪些?

1、Hp与胃肠道炎症

      几乎全部Hp感染者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健康的胃黏膜呈现淡粉色,感染Hp后,炎症反应会使胃黏膜会变得又红又肿,多数不会有症状,部分会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如早饱、腹痛、上腹灼烧感、恶心感等等。严重的Hp感染会导致消化性溃疡,也就是黏膜被咬出了很深的洞,这类患者往往出现长期慢性腹痛,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如长期迁延不愈,还可导致十二指肠狭窄。

2、Hp与肿瘤

      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我国约占其中40%。长期Hp感染与胃癌明确相关,Hp感染可使胃黏膜萎缩、肠化,使胃癌发病概率增加5.9倍。在中国,Hp感染每年可导致约34万例新发胃癌病例。

      此外,Hp感染还与一种被称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oma)的特殊类型的淋巴瘤相关,经过根除Hp治疗后,大多数MALToma可获得治愈。

3、Hp与非胃肠道疾病

      Hp不仅破坏胃肠道,它与非胃肠道疾病同样存在相关性,可涉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型糖尿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等等。

Hp的检测方式

      Hp的检测方式包括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两类。

      检测前需停用抑酸剂 (以拉唑或拉生结尾的药物) 至少2周,停用铋剂、抗生素至少4周,否则假阴性率将升高,也就是说,即便存在Hp感染,同样可能检测不到。

      非侵入性方式指收集气体、便、血标本,通常有尿素呼气试验 (urea breath test,UBT)、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血清学检验。

      侵入性方式基于胃镜下黏膜组织活检,通常有快速尿素酶试验 (rapid urease test,RUT)、胃黏膜病理染色、Hp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

      有经验的内镜医师根据病变部位及镜下表现即可做出八九不离十的Hp感染诊断。若客观结果与临床经验不符,需再次评估,可联合多种方法。必要时无客观检查阳性结果同样可以启动经验性根除Hp治疗,需医生充分评估,勿自行贸然行动。

儿童何时需要检测Hp?

      儿童群体的Hp检测、治疗策略与成人有所不同,较为保守。对于儿童是否需要检测Hp,一般认为:无症状不检测,无疾病不检测,无胃癌家族史不检测,家庭成员确认Hp阳性不是儿童检测的指征。

症状包括:反复腹部不适、打嗝、恶心、呕吐、嗳气等。

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难治性缺铁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儿童即便检测出Hp阳性,是否启动治疗需要患儿、患儿亲属、医生共同决策,权衡获益与风险。

      儿童群体Hp检测及治疗策略较为保守,原因为:

(1) 感染Hp后进展为严重疾病的可能性低;

(2) 有自愈可能;

(3) 可选药物种类少,且更易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等。

      不同检测方式各有利弊,不同方法的联合可以一定程度提高Hp的检出率。根除困难的患者可考虑Hp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以指导抗生素的选用。儿童检测Hp需严格把握。

Hp根除治疗指征

image.png 

1、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对于该病,学界已经完成了从“无酸无溃疡"到"无Hp无溃疡"的认知飞跃。当侵袭因素(酸、胃蛋白酶) 的攻击力强于胃黏膜屏障的防御力时,即会发生溃疡,而Hp感染是两者力量失衡背后的真凶。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80%的胃溃疡均由Hp感染导致,根除Hp可使得大部分消化性溃疡得以根治,并明显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胃MALT淋巴瘤) 是一种起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低度恶性的B细胞淋巴瘤,其发生发展与Hp感染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Hp阳性的该病患者在根除Hp后可获得病情缓解,甚至未检测出Hp阳性的部分该病患者在Hp根除后病情同样可缓解。

3、早期胃癌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胃次全切除术者

      癌组织浸润深度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因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的治疗、预后大不相同,所以特意推出“早期胃癌”这一概念。早期胃癌治疗后(尤其是ESD) 并不意味着与胃癌终身绝缘,3.5%~17.2%的患者会在治疗大于1年后于另一部位再发胃癌(异时癌)。通俗来说,得了早期胃癌,只要胃没有完全切除,哪怕已接受内镜或手术治疗,仍有胃癌再发的可能。对于Hp阳性的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根除Hp可明显降低异时癌发生的可能性。

4、有胃癌家族史

      胃癌具有遗传倾向,有胃癌家族史者其胃癌发病率是无家族史者的2~3倍。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如有Hp感染者,其根除Hp可明显降低胃癌发生率。

5、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常见的NSAIDs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萘普生等。NSAIDs长期服用者的胃黏膜相对脆弱,抵御病原伤害的能力较差,感染Hp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风险会增加70%以上,该类患者应积极根除以降低溃疡风险。

6、幽门螺杆菌胃炎

      几乎全部Hp感染者均存在胃炎,程度或轻或重。若炎症持续进展,将可能出现胃黏膜萎缩和(或)肠上皮化生等胃癌前病变。及时根除Hp,可降低炎症活动度,降低溃疡、胃癌风险。

7、胃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是诸多息肉类型中的一种,恶性潜力很低,常发生在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的基础上,Hp感染可导致多发性增生性息肉。有关数据显示,接受Hp根除,胃增生性息肉的消除率可达59%。

8、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不良

      Hp感染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良症状,如早饱、腹胀、上腹部灼烧感、嗳气、恶心感等。根除Hp便可极大减轻上述不适,是治疗Hp相关性消化不良有效且经济的方式。

9、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PPI)

      长期服用PPI者会使Hp的定植部位从常见的胃窦上移至胃体,从而引起胃体胃炎,根除Hp可降低PPI长期服用者出现胃体胃炎的风险。

10、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

      Hp感染与上述疾病相关,对于这些患者,应积极检测并根除Hp。

11、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根除治疗抗衡因素)

      实际上,目前只要证实存在Hp感染,患者有治疗意愿,即可考虑根除。整体来讲,根除治疗获益仍大于风险。具体原因如下:

(1) 我国Hp感染人群众多,约占总人口的50%;

(2) 有较高的再感染率;

(3) Hp耐药率高,根除率下降。

      从个体层面讲,抗衡因素主要指伴存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若伴存疾病已造成生命威胁,Hp感染可能显得无足轻重;若难以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可能必须中止。

      总体来说,Hp感染者根除Hp利大于弊,但切忌自行用药,Hp根除需由医师评估及处方。

 (消化专科小组   史慧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