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世界帕金森日--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患者“益语声花”

作者:孙金菊 柳欣 冯涛
字号: + - 14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今年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将聚焦帕金森病带来的各种挑战,尤其是言语障碍这一常被忽视的症状。您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言语障碍吗?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改善言语功能呢?  

1.帕金森病常见的言语问题是什么?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等。随着病情进展,临床上约90% 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言语功能障碍,如声音低沉、语速变慢、发音不清、语调单一等。由于动作速度和范围缩减、起始动作延迟以及肌肉僵直等问题,PD患者还会表现出独有的构音运动范围减小以及说话时的快速重复运动现象。这些言语特征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交流和生活质量。

2.帕金森病患者言语障碍应如何应对?

      药物治疗可暂时提升音量、缓解喉部僵硬,但效果会随疗程减弱;手术治疗对运动障碍改善显著,但对言语改善效果存在争议。康复训练是核心解决方案,患者需坚持训练以获得长期改善。

3.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通过哪些康复训练改善言语功能?

(1)呼吸训练 作为当下在发音辅助器官训练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有着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强化腹式呼吸(依靠膈肌运动实现)以及胸式呼吸(借助肋间肌活动完成)的活动程度,达到延长呼气时间、提升肺活量的效果。

(2)发声训练 临床中对帕金森病患者言语语言障碍的发声训练主要为励-协夫曼言语治疗以及歌唱治疗等。

励-协夫曼言语治疗(LSVT)是目前业界公认的、能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长期言语改善效果的治疗技术。通过专业的训练,LSVT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音质、音调以及言语清晰度,同时提高声强和言语功能。该治疗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进行持续元音发音最大时长、最大基频范围以及进行阶梯式的声强训练。患者需接受每周4次的高强度训练,通常在第四周时,患者的声音响度和质量便会出现显著提升。

歌唱治疗 近年来,歌唱治疗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言语障碍方面也展现出了其独特效果。实践证明,歌唱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言语清晰度和声强,延长元音的持续发音时间,有效改善韵律。

新兴语言治疗策略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训练软件可量化言语功能,动态调整难度,生成可视化报告。

4. 为什么人工智能在帕金森病言语康复中备受关注?

      人工智能技术能精准分析患者的发音、语调、语速和流畅度,快速识别语言障碍类型,并生成个性化康复方案。例如,通过AI算法动态调整训练难度,使患者在家中也能获得高效、便捷的康复支持,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5. 帕金森病患者如何克服言语障碍,实现“益语声花”?

患者需坚持训练:无论是呼吸、发声还是AI辅助训练,长期坚持是关键。

家属和医疗团队的支持:家属需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医护团队需提供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

早期干预:言语障碍往往伴随病情发展而加重,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患者的言语障碍虽“有口难言”,但通过科学训练和多方支持,完全可能“益语声花”。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群体,用科技与爱心助力他们重获清晰表达的能力!世界帕金森日,让我们一起行动!意愿参加帕金森人工智能交互式言语康复训练的帕友可以通过天坛医院互联网护理门诊联系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护士报名。

      运动障碍性疾病科是国内首个以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为主要诊疗范围的专业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倡导人文关怀,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先进诊疗技术和项目。冯涛教授领衔的帕金森病知名专家团队是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第一批知名专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设工作日全天开诊的帕金森病专科门诊,为广大帕友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柳欣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是国内首家以护士为主导,以帕金森运动康复训练为特色,聚焦帕金森病全程管理的专科护理门诊,荣获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首批授牌的护理工作室。开创性构建“评估-诊疗-康复-居家”一体化服务体系,致力于为帕金森患者提供科学化、精准化、人性化的全周期照护支持,让抗帕之路有护可依。

 image.png

 孙金菊 柳欣  冯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