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2015-08-07 “他们为何远离亲人来帮我们?”(记者观察)
【人民日报】2015-08-07 “他们为何远离亲人来帮我们?”(记者观察)
——中国医生让加勒比民众走近中国
本报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派记者 丁 刚 王海林
挽救生命
中国医生创下特多医疗史上诸多“第一”
贾旺接到那个电话的时候是晚上6时半。晚宴即将开始,桌上已摆满丰盛的中式菜肴。
2月18日,按中国农历,这一天是除夕。与贾旺所在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下简称特多)有12个小时时差的北京,此时已迎来大年初一的晨光。
这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喜庆的时刻。44岁的贾旺博士和他带领的援特多医疗队应中国大使之邀,来使馆欢度佳节。
电话是从医疗队所在的圣费尔南多医院打来的。一阵急促的话音之后,贾旺得知了以下信息:患者32岁,产妇,产后4天突然昏迷,CT显示颅内大面积出血。
时间就是生命。若不立即开颅清除血肿,患者可能会成为植物人甚至死亡,而从中国使馆回到医院,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贾旺和队员们放下碗筷立即上车。车速不断加快,值班医生将患者的CT照片迅速发至贾旺的手机,一个完备细致的手术方案在颠簸中形成。
车到医院,兵分三路,一路直奔重症监护室,一路跑进手术室,其余队员组成保障团队,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近5个小时的手术后,患者获救。
对于每年都要做数百台手术的贾旺来说,这次救治也许不算特殊。但对于圣费尔南多医院来说,这却是第一个成功救治产后脑出血产妇的病例。
由北京天坛医院派出的这支医疗队是中国派往特多的第二批。贾旺和他的同事从今年1月到7月,创造了特多医疗史上的很多“第一”:首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首例3D血管造影、首例椎动脉狭窄支架治疗、首例巨大颈内动脉瘤栓塞联合支架治疗、首例神经外科术中超声监测、首例术中C形臂监测免T管肝内外胆管探查取石术、首例心脑联合造影……
在此之前,由北京宣武医院医生组成的首批医疗队,同样也是10人,同样创造了很多“第一”:第一例复杂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第一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第一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第一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第一例肌电图检查……
细心的读者可以从这些第一例中看到,大部分手术都与神经科相关——这是特多和加勒比地区医疗的“短板”,也是特多政府特别希望中国能够给予援助的专科。
2013年,中国宣布未来3年将向加勒比地区派遣100名医疗队员。去年,中国与特多政府达成议定书,在两年内派出4批主要由神经科医生组成的医疗队。
传授技术
帮助当地医生和医院站在神经科医学的新起跑线上
在中国医生到来前,覆盖了70多万人口的圣费尔南多总医院已经5年没有神经外科手术。而全国能进行临床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仅有8人,神经内科专科医生总共不超过10人。一些医院只能靠外来的古巴医生维持简单的应急需求。
中国医疗援助如雪中送炭。两年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中国医疗专家不只为患者看病做手术,还通过传授技术,帮助当地医生和医院站在了神经科医学的新起跑线上。
特多全国仅有4位心脏介入医生,中国医生的到来为当地医生创造了学习机会。一台冠脉造影手术,从穿刺成功到撤出导管,也就10多分钟,但要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却需要反复观摩和实习。
天坛医院心内科医生王德昭每次在希望山医院做手术,都要给跟随他的特多医生讲解操作过程和要点。手术后,他还会认真细致地回答特多医生提出的问题。每次手术都会有人将整个过程录像,供当地医生反复观看学习。经过中国医生手把手的指导,当地医院的一些医生已基本掌握了简单的冠脉造影技术。
一台成功的手术,离不开细致、规范的准备工作和严格的操作流程。中国医生不仅带来了技术,还帮助当地医院建立了规范。
刚到圣费尔南多医院,护士刘茜茜就有些吃惊。这里的医疗器械没有严格分类,手术前一天,工作人员才会根据医生要求对器械消毒配送。遇到紧急手术,手术大夫常会找不到所需器械。
在护士长的协助下,刘茜茜与供应中心积极沟通,为神经外科配齐了两个脑肿瘤开颅包、两个急诊开颅包、一个动脉瘤配件包和一个经蝶窦手术配件包,彻底改变了以前每台手术前配器械、消毒的工作流程,还建立了手术准备的新规范。
培训是中国医疗队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周二下午,中国医生都会介绍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遇到比较重要的课题,中国医生还会把参考书籍、文献和视频发给大家。中国医生还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帮助建立了一些病症的救治流程。
在工作中,贾旺和他的队友发现,当地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科没有会诊机制,一个科室遇到不属于自己治疗的患者,就会推给另一科室,患者不得不重新预约就诊,造成治疗拖延。于是,杜万良、马宁、贾旺三位医生与院方协调,组建卒中多学科小组,每周一上午在神经内科门诊开展会诊,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普及了先进理念,理顺了治疗流程。
今年1月和7月,分别由中国两批医疗队牵头,在特多举办了两次神经外科研讨会和学习班。中国专家请来了日本、美国和巴西的世界一流神经科专家,与加勒比地区医生共同探讨学科发展,这在特多医学界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中国医疗队还制订了更长远的培训医生计划,未来3到5年,将有数位特多医护人员到中国医院实习。
中国医生最终还是要走的,但他们留下了技术,也留下了一个能让特多医生不断进步的培训基地——7月9日,第二批医疗队即将离开特多之际,由中方援助的“中国—特多显微外科培训中心”在圣费尔南多医院揭牌。
贾旺告诉本报记者,此次捐赠的医疗设备包括训练用显微镜、操作台、显微操作器材等。中国医疗队将利用这些器材,通过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分批培训当地医务人员,帮助他们掌握神经外科的基础技术——显微镜下的手术操作。中国医疗队走后,这一基地可以继续承担这样的任务。
特多西南地区卫生局主席莱克拉姆·波杜告诉本报记者,在中国医疗队的帮助下,圣费尔南多医院的医生已经开始掌握神经外科的医疗技术,并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特多《每日快报》的报道更是开门见山地写道:“圣费尔南多医院成为加勒比地区首个拥有显微镜培训中心的医院,感谢中国!”
树立形象
中国医生用杰出的专业能力赢得了信任与褒奖
中国医生的到来改变着特多和加勒比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从大一点的世界地图看,加勒比海地区的岛国如同一个长长的链条,从靠近南美大陆东北角的两个岛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一直延伸到接近美国的巴哈马群岛。自16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殖民者强掠豪夺之地。特多就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这一地区后来又被称为美国的“后院”。长期以来,英美在这一地区有深厚影响。
中国医生来了。他们能行吗?他们会带来什么?
特多医学界一开始带着怀疑的目光关注着中国医生的到来。“特多的医生有不少都有留学美欧的经历。刚来的时候,我们和他们提及一些治愈的病例,他们根本不相信我们会做那样高难度的手术。”天坛医院外科主任医师郑建伟对本报记者说。
3月13日,圣费尔南多医院手术室。10多位当地医生观摩学习了一次由郑建伟主刀的手术。
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位患有甲状腺瘤的年轻女士。郑大夫和当地医生通过腔镜下经腋部入路的方式,将其右侧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后患者颈部无疤痕,发音和局部感觉完全正常。中国医疗队又创造了一个加勒比地区的第一例!
特多医学联合中心及环加勒比海外科协会主任亚尔德什教授当场邀请郑建伟参加环加勒比海国家外科论坛,并做主旨发言。这是中国医生第一次在该地区最高级别的外科大会上演讲。
正是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第一例,改变着当地医生对中国医学水平的看法。
医疗队到特多不久,就碰到了一位年仅25岁的巨大听神经瘤患者。患者是女性,面部瘫痪,行动不便,因长期放疗及服用激素类药物,体重从原来的50多公斤变为150多公斤。当地医生和美国医生曾给她做过两次手术,未能根治,复发后病情加重。
听说中国医生来了,患者家人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带她来到医院。贾旺和汤劼在诊断后决定尽快进行手术。几天后,当拳头大小的脑肿瘤从瘢痕粘连、血管密布的大脑内取出,手术室里发出一阵阵惊叹声。
中国医生用杰出的专业能力赢得了信任和褒奖,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希望山医院放射科主任欧赞算得上是中国医生的“超级粉丝”。他曾留学英国,并在英国医院工作过一段时间。
“在那里我总觉得是局外人,很难接触到先进的医疗技术,更难与英国医生贴心交流,开始学医时的雄心壮志被一点点地消磨掉”,欧赞说。在与两批中国医疗队共同工作了一年之后,欧赞的医学梦被重新点燃!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他还要到中国去跟随马宁医生学习。
赞誉接踵而来。“感谢你们救了我妻子的命”“谢谢你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我要到中国去学医”……
看到年轻医生坐在中国捐赠的设备前学习显微镜下手术操作技术,特多卫生部首席医务官弗朗笑了,“真希望自己能再年轻一次,跟着中国医生继续学习”。
中国医疗队的出色表现,让加勒比民众更加渴望了解中国。“中国医生为什么会那么勤奋努力地工作?”“他们为何远离亲人来帮我们?”“他们为什么总是把我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从中国医生身上,我们看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道主义情怀”,亚尔德什的感慨是对这些疑问的回答。
从怀疑中国医生的水平,到对中国医生精神追求的关注,民众开始理解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关系,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中国崛起对这个世界的深远影响。
版式设计:宋 嵩
摘自《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7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