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我院老年病科张巍教授指导博士生荣获2016年度首医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
首都医科大学王晓民副校长为我院老年病科张巍教授(左二)及扈杨博士(左一)颁奖
2016年度首都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
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度毕业典礼于7月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表彰了2016年度首都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6篇获奖的论文中,我院老年病科主任张巍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扈杨的学位论文《帕金森病伴发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临床特征、多导睡眠图变化、潜在发生机制和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荣获2016年度首都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
该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在张巍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在国家973项目及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帕金森病(PD)重要的非运动症状--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有了突破性的发现。
RBD是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REM)期的睡眠障碍,表现为生动的噩梦、与梦境相一致的异常行为,包括喊叫、舞动肢体及攻击行为,严重时导致患者坠床,造成颅脑出血、全身骨折、甚至死亡,并常常伤及床伴。RBD患者5年内发展为PD的风险为20%-45%,10年内为40%-65%。对于PD患者而言,RBD多早于运动症状出现,可作为PD的前驱症状,具有重要的预警意义。
对PD-RBD的临床特征研究发现,近30%的PD患者伴发RBD;RBD组患者病程长、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更重,非运动症状更多、更重;RBD与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睡眠质量、疲劳严重程度等非运动症状高度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采用视频多导睡眠图研究发现,PD-RBD组患者浅睡眠明显增多,微觉醒及周期性腿动明显增加,睡眠效率明显降低。随着年龄增大、病程延长、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加重,PD-RBD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睡眠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睡眠效率进一步降低。
对PD-RBD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PD特征性病理变化-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α-Synuclein寡聚体的水平在脑脊液中明显升高,同时发现脑脊液中铁及铁代谢相关蛋白的水平也明显升高,提示病理蛋白α-Synuclein寡聚体及铁沉积可能是PD-RBD的重要病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脑脊液中神经免疫炎性因子一氧化氮及白介素-1β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脑脊液中α-Synuclein寡聚体及铁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病理蛋白α-Synuclein寡聚体和铁沉积可能通过神经免疫炎症参与PD-RBD的发生。
采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PD-RBD的神经影像学变化特点,结果发现PD-RBD组患者穹窿、胼胝体膝部及上纵束的白质纤维明显受损,蓝斑和黑质结构的完整性受到明显破坏。进一步研究发现,α-Synucleinn寡聚体在上述脑区的异常沉积与其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密切相关,从而与PD-RBD相关。
上述研究工作在国际神经病学领域著名的杂志Neurology、Plos one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4篇。在国际及全国大会上发言多次,并荣获2015年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系学术年会青年论坛学术论文一等奖、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帕金森病研究所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优秀壁报奖、北京市创新团队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首都医科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老年病科 连腾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