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公告
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培育项目招生通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培育项目招生通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以下简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教育部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继续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雄厚的教师队伍。目前,整个神经外科的发展呈现精细化、亚专业化趋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亚专业化的探索和实践的,并已经培养出大批亚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为加强与全国神经外科同道的交流,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从2018年开始,每年定期招收亚专业培训学习班,培训专业8项,包括脑血管病、神经内镜、小儿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颅底、脊髓脊柱、神经创伤以及脑胶质瘤专业,欢迎全国各地兄弟医院选送优秀神经外科医生及科室骨干人员来我院学习。
培训人员报名须知
1、政治思想要求: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医学事业,廉洁自律,致力于神经外科的发展。
2、业务能力要求: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获得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神经外科医师。
3、申请方式:登录www.napetslk.com网站,下载“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医师申请表”并发送至ttyyjinxiu@sina.cn 并在进修科目一栏中填写“神经外科培育项目”,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按照申请表下方地址邮寄至北京天坛医院教育处。
4、培训时间:每年3月和9月各一批,为期3个月/项目。
5、考试时间:每年2月和8月第三个周六进行考试,
上午8:30 至 下午13:30。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6、考试形式:采用笔试及面试结合方式,考核时间为1天
7、选拔方式:由神经外科相关亚专业进行考核,每期各专业限定2人,本项目管理实行导师负责制。
8、医院级别:原则上三级及以上医院。
其他注意事项:
1、拟培训人员前来参加考试的路费、食宿等费用自负,住宿自行安排。
2、其他事宜参照天坛医院进修管理规定执行。
联系电话:010-67098062 传真: 01067098073
联系人: 叶老师 邮箱:ttyyjinxiu@sina.cn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教育处
附件 各亚专科情况介绍
1、脑血管病专业病房
脑血管病专业病房是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最早成立的亚专业病房之一,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为主,现分为神经外科五病区以及脑血管中心三病区两大病区,主要收治患有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出血、烟雾病、颈内动脉狭窄等出血性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目前两个病区年收治脑血管疾病近2000例,手术治疗近1900台,其中年手术治疗动脉瘤近500台左右,脑动静脉畸形达200台左右,而年死亡率近0.1%,手术质量以及数量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同时,脑血管病房采取临床和科研并举的方针,建立了一个涵盖临床治疗、临床研究以及基础研究为一体的人才梯队,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名,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6人, 脑血管病团队现承担了大量的国家和省市级的科研项目。在赵继宗院士的领导下,脑血管专业病房于2015年底建立了复合手术室,组建了一支完整的复合手术团队,将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手术室、神经监测和医学影像等多个科室医生和技术人员进行了有机结合。目前每年完成采用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脑血管疾病200余例,通过承担国家十三五慢病重大专项“复杂性脑血管疾病复合手术新模式治疗技术研究”,逐步摸索并建立了复杂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模式,并引领和推动了国内血管神经外科的发展。
2、神经内镜专业病房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内镜专业组诊疗特色及专长为内镜颅底外科和内镜脑室脑池外科。每年完成神经内镜手术400-500例,常规使用神经内镜开展以下疾病的外科治疗:1. 颅底中线部位肿瘤的内镜经鼻治疗,如内镜经鼻手术切除各种复杂垂体瘤(包括甲介型蝶窦垂体瘤以及各种复发垂体瘤)和脊索瘤,内镜经鼻扩大经蝶入路切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等。2. 各种颅内、脑室、脑池囊性占位(包括颅内不同部位的蛛网膜囊肿、透明隔囊肿、脑室内囊肿、鞍上囊肿、脑室脑池内囊虫等)和脑室肿瘤的内镜治疗。3. 各种脑积水的神经内镜治疗。 4. 颅内胆脂瘤的神经内镜辅助治疗。5. 颅颈交界区病变的神经内镜治疗(包括寰枕畸形、齿状突脱位等)。其中在垂体瘤、颅底脊索瘤、颅咽管瘤和鞍结节脑膜瘤以及脑室脑池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达到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6.颅内深部肿瘤的内镜手术切除。
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神经内镜专业组共获科技成果奖7项,曾经和正在承担国家863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26项。发表SCI收录文章70余篇。
神经内镜亚现为卫计委神经内镜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学院以及培训基地。担负神经内镜专科医师的培训工作。基地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手术室和神经外科研究所培训中心对学员进行神经内镜的专科培训,病例资源丰富、培训水平高、注重实践操作,受到广大培训学员的好评。
3、脊髓脊柱专业病房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是脊髓脊柱专业组,病区特色主要是椎管内外肿瘤手术治疗,椎管内病灶尤其是髓内肿瘤的外科治疗的质量与数量居世界领先的地位,近3年年手术量约750台,疑难和高手术风险患者逐年增多。2017年手术量统计髓内肿瘤150例,髓外肿瘤350例,小脑扁桃体下疝150例,其他150例。
我们将不断探索以复杂脊髓肿瘤、复杂脊髓血管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为代表的复杂性脊髓脊柱手术治疗新模式,探索关键技术节点,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开展复杂性脊髓肿瘤个体化治疗;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探究脊髓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早期治疗的规范模式和未破裂出血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策略,实现脊髓髓内血管畸形的个体化治疗。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继续完善脊髓胶质瘤的基础研究工作。
现在我们开展国家级及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脊髓脊柱疾病的诊疗以及全国脊髓外科论坛1次/年,开展脊髓脊柱解剖学习班2次/年,为进修医师、青年医师掌握椎管内病变的基本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规范化管理。
在新院即将完工,以此为契机,我们脊髓脊柱亚专科新近开展椎间孔镜、经皮套筒等微创手术,通过术中C臂,O臂及导航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深入开展与脊髓肿瘤相关联的寰枢椎脱位、脊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使临床诊治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4、颅底专业病房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颅底专业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王忠诚院士在国内率先创建起来的,作为天坛医院重点学科,目前颅底专业主要由神外六、七两个病区构成。其中,神外六病区主要收治鞍区、桥小脑角区肿瘤,神外七病区以收治岩斜区、颈静脉孔、枕大孔区及脑干肿瘤为主。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王忠诚院士和张俊廷主任带领团队先后引进、吸收、改良、创新了多个适用于不同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开创了一整套先进、实用的显微手术技法;近十年来,伴随着神经内镜、神经导航、多模态影像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等技术在颅底专业病房的普遍应用,使得王忠诚院士和张俊廷主任倡导的治疗理念——在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肿瘤的全切除——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执行。
目前,在该团队知名专家的带领下,颅底专业逐渐形成了以侵袭性垂体瘤的显微/内镜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面听神经功能保护、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颅神经功能保护、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指导下的脑干胶质瘤、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治疗等为特色的广泛覆盖颅底、脑干肿瘤的疾病谱。两病区年均完成各类复杂、疑难手术合计约1700台,临床疗效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颅底专业重视临床教学和临床科研,师资力量强大。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3名、以及7名具有专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资格的高年资医师。在《Neurosurgery》、《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知名专业期刊年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近年来,先后有《颅底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脑干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等项目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奖项。
5、神经创伤专业病房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是以收治颅脑创伤、神经损伤及相关疾病为主的创伤专业病区,主要承担全市及周边地区的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救治任务,也会接诊外地转运来京的疑难复杂颅脑创伤患者。是北京市颅脑创伤救治基地、中国医师协会颅脑创伤临床适宜技术应用培训基地。病区床位编制37张,配有亚低温治疗室及重症监护室,拥有呼吸机、ICP监测、多参数监护仪、除颤仪、血气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年收治病人近千例,其中颅脑创伤约占70%。同时还收治颅骨缺损、头皮颅骨肿瘤、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面神经损伤等疾病。
创伤病区在几届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历经几十年的不断奋斗,医疗及科研工作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至今共获得各种级别的奖项10余项;发表论文数百篇;获得各种科研课题数十项;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数十人。病区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1人。
创伤病区拥有一批专业化强、素质高的医疗护理团队,多年来病区在完成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在病区负责人及学科骨干带领下进行了多项科研工作,先后开展了颅内压监测、亚低温治疗、继发性脑损害研究、创伤半暗区转归及保护机制、颅高压致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机制、意识障碍的脑功能研究、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多技术手段综合治疗、脑震荡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关键技术等多项临床科研系统工作。
2003年与北京工业大学重点实验室合作,在全国首次开展了钛金属颅骨修复体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采用无模成形快速制作颅骨修复体的新技术,现已广泛用于临床。作为中国医师协会颅脑创伤适宜技术训练基地的全国牵头单位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的主委单位,对颅脑创伤相关的手术技术进行了规范,并出版了多部科普读物和教学音像作品。关于“大骨瓣开颅手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了极大的临床影响,并被中国医师协会作为指定的推广技术进行全国推广。2017年底,国内率先开展了“脑震荡”多学科联合门诊,开始了对于脑震荡的多学科合作、系统性临床诊疗和研究。
6、小儿神经外科专业病房
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即神经外科一病区是在中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王忠诚院士亲自指导下成立的,是研究和诊治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专科中心,它涉及整个小儿神经外科领域,该科是全国创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治疗和手术例数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小儿神外专科。
科室依托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强大的临床和科研优势,现设有固定病床40张,年收治病人数量逾千例,超大型复杂手术近700例,在小儿神外领域其手术数量和质量均居世界前列。小儿神经外科疾病有着患者年龄小、体重轻;病情急剧、复杂、手术难度大;治疗方法多样等特点。科室创建47年来,在以罗世祺教授为首的历代神经外科小儿专业组前辈的领导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小儿神经外科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儿童颅脑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2年来逐步开展了脊柱裂、狭颅症、脑膜膨出等先天性疾病的手术治疗,现已全面覆盖了小儿神经外科疾病谱。
教学方面,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其中小儿神经外科部分是其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另外,由卫计委和国家教委推进实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进修医生参与小儿神经外科的轮转和参观,同时也积极同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行和大师共同探讨和相互交流。此外,科室每年举办1-2次全国小儿神经外科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便于国内小儿神经外科的交流和发展。多年来,来自中国各地的众多医生和研究生在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参观或接受培训,其后陆续在当地建立或扩大小儿神经外科专业,该科室的发展对中国小儿神经外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功能神经外科专业病房
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专业组,即神经外科八病区功能组是在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忠诚院士的领导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的,是以治疗功能神经外科疾病为主的神经外科病区。在王忠诚院士的倡导下,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于1998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DBS手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并取得了成功。在病区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建国教授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将该病区发展成为北京市和天坛医院重点发展学科之一。
该专业组主要收治以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疼痛、颅神经疾病等为主的功能神经疾病患者,手术量逐年增长,年手术总量接超600台,其中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达到300例(500多侧),癫痫手术超过100例,手术数量和质量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科室创建以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功能神经外科的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创造性地应用丘脑底核电刺激成功治疗了肌张力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Hallervorden-Spatz病、Fahr综合征、舞蹈病等,总共完成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超过1000例,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奠定了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另外,功能神经外科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国产脑起搏器并获得成功,名列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这十年”的第六项科技成果。病房还积极进行新技术应用的探讨,目前可以开展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和神经调控在内的各种监测定位技术和治疗方法。
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神经调控技术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以及神经电刺激治疗与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及北京市重点科研课题,目前已获得各项科研基金(国家十二五科研支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级项目及其他)近1500万元,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50余篇(SCI论文50余篇)。
8、脑胶质瘤专业病房
北京天坛医院脑胶质瘤治疗中心是以收治幕上胶质瘤患者为主的专业病房,依托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强大临床与科研优势,构建了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脑胶质瘤专业治疗平台,平台集神经显微外科手术、术中脑功能监测、神经分子病理诊断、个体化放疗及相关基础实验室于一体。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精准医学指导下的脑胶质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术中多模态神经功能保护技术下的深部胶质瘤切除、唤醒麻醉及功能监测下脑运动/语言区胶质瘤切除、脑胶质瘤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疗、肿瘤标记物及药敏测定、影像基因组学、脑胶质瘤相关癫痫等多项临床与科研工作。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该病房构建了亚洲最大、第一个中国人群脑胶质瘤多维组学数据平台(www.cgga.org.cn),为深入开展脑胶质瘤的系列化交叉式临床/基础转化医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团队成员临床及科研方向涉及神经外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癫痫病学、脑认知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医学信息学等多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在国内已与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级重点研究机构,国际上已与瑞典Lund大学、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等著名脑胶质瘤科研机构展开深入密切协作,实验资源配置合理,科研方向交叉互馈,已形成稳固的团队协作模式。团队坚持“临床-基础-临床”的转化医学理念,注重成果产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10分以上1篇,5分以上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400余分。近十年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973、863、国际合作专项等国家重点项目课题。团队成员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次,教育部科学进步一等奖1次,黑龙江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编中英文专著6部。
科室每年举办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高峰论坛、脑胶质瘤非手术治疗进展研讨大会等大型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全球范围内著名神经肿瘤专家进行学术发言,分享手术经验技术与最新科研动态,吸引了国内外诸多业内人士的积极参会。期待通过专业分享、学术共赢的方式,促进中国脑胶质瘤诊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诚挚邀请您的到来,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上一篇: 天坛肿瘤心理干预培训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