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北京天坛医院正式投入运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历经5年建设,已经于2018年10月6日试开诊。1月30日,北京天坛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经过3个多月的试开诊,天坛医院门急诊量、就诊集中科室等方面表现出一些趋势和特点,未来天坛医院在充分发挥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作用,以及探索建立研究型创新型医院发展等方面的一些设想。
一、试开诊以来门急诊情况及数据分析
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区位于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650张。按照统一部署,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区于2018年10月6日试开诊,接待各科患者。
截至2019年1月25日(共计112天),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区门诊累计接待患者54万余人次,急诊接待患者近4.9万人次,门急诊共计接待患者59.4万余人次。
其中,表现出这样一些趋势和特点:
一是门急诊总诊疗人次明显增加,传统优势学科就诊人数攀升。
数据显示,新院区试开诊以来,与2017年同期相比,门诊接待患者数量增长23.54%,急诊救治增长50.79%,门急诊合计增长25.39%。期间,出院患者共1.4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4.6%;完成手术例数7623例,较去年同期增长7.5%。
无论是门急诊接诊量,还是手术数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
作为北京天坛医院传统优势学科,试开诊 12周,我院神经外科就诊患者4.45万人次,同比增长5.44%;神经内科就诊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5.98%。
二是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儿科、产科诊疗需求明显增加。
北京天坛医院是城南地区唯一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患者对多发病、常见病科室需求量大,是试开诊以来比较突出的趋势。
新院试开诊以来,内外妇儿等学科门诊量占全院总门诊量的68.75%,比去年同期增长31.77%。
据统计,截至1月25日,试开诊以来到天坛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患者2.14万人次,同比增长32.11%;心脏中心接诊患者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95%;到消化内科就诊2.9万人次,同比增长44.52%;到内分泌科就诊2.01万人次,同比增长16.04%。门诊接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患者人数持续增加。
试开诊以来,我院儿科诊疗人次达2.3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74.88%,儿科医疗需求量增长显著。
同时,我院产科门诊就诊患者1.2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0.88%;产科急诊接诊2131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0.92%,产科服务需求量增加。
三是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作用凸显。
北京天坛医院整体搬迁到花乡后,“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作用明显。
从数据看,外埠患者在北京天坛医院就诊数量增加明显。在新院区试运行以来接诊的59.43万人次患者中,北京患者22.56万人次,占37.95%,本市患者构成比较去年同期下降28.04%;外埠患者36.87万人次,占62.05%,外埠患者构成比较去年同期增长31.29%。
在服务本地患者方面,出院患者中北京患者占47.98%,较去年同期增长17.05%;外埠患者占52.02%,较去年同期下降11.85%。
试开诊以来到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丰台区患者占本市患者的48.90%,较去年同期增幅明显,增长55.14%;出院患者中丰台区患者占本市患者52.70%,较去年同期增长48.24%。
二、北京天坛医院未来发展的一些设想
天坛医院整体搬迁到新院区,是市委市政府优化首都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天坛医院更要承载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等职能,要立足首都、辐射全国。为此,医院在定位、发展规划上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设计。
在服务患者方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扎实履行区域医疗服务中心职能,为北京城南地区百姓提供更连续、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方面,作为北京城南最大的三甲综合医院,北京天坛医院承担城南区域医疗服务中心的职能。根据区域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医院确定了“强专科、大综合”的理念,在继续保持神经学科“领跑”,进一步提升神经系统疾病诊疗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引入高层次人才等各种措施,强化内、外、妇、儿等学科建设、加强专家团队建设。同时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并进行优化、细分、组合,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
同时,当前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常发于老年人的疾病处于高发态势,患者对于治疗、康复的需求突出。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北京天坛医院新增了认知障碍、心脏及大血管病、脑肿瘤综合治疗、肿瘤放射治疗、康复医学等学科,加强血液内科、泌尿外科、骨科等学科建设,都已经达到比较高的诊疗水平。
另一方面,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发挥好“辐射”作用。比如天坛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联合,共建“北京儿童医院天坛诊疗中心”,由北京儿童医院选派儿科主任,全面负责天坛医院儿科管理工作,同时增派儿科骨干强化业务指导,加快天坛医院儿科人才队伍建设。现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已经在天坛医院出诊,“贾立群儿童B超工作室”已经挂牌,两家医院儿科基本实现了“规划通、品牌通、人员通、药品通、标准通和管理通”。
另外,天坛医院通过全科医学科建设与周边社区组建慢病专家团队、建立专家工作室、多科室社区出诊、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搭建预约诊疗云平台、开展课题研究等尝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引导群众基层就诊。
在做好服务患者的工作的同时,北京天坛医院还要充分发挥神经学科研究“国家队”的作用,打造研究型、创新型医院,建设国际一流学科,加强科研、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医药健康协同创新。
去年上半年的“人机大战”让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人工智能是北京天坛医院科技创新的一个领域,天坛医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合作共赢、人才优先的发展理念,把医院融入北京科创中心建设的大蓝图。
为了探索公立医院更好的发展模式,北京天坛医院启动了研究型或创新型医院建设的探索。今年1月初,医院试点推进研究型病房,以神经肿瘤、脑血管病、神经感染及免疫性疾病和认知障碍等临床研究较为成熟的领域为试点专科,首批建立四个试点病房,逐步探索适合专科特点的研究型病房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并有计划地推广至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目前这些研究型病房已经启动了近70个试验项目,包括16个Ⅰ期临床试验项目和52个Ⅱ-Ⅲ期临床试验项目,这些项目中超过20%来自G20企业(北京生物医药跨越发展工程企业)或北京本地的企业。
以研究型病房为代表,“从论文变成药”的新药创制平台、新医疗技术的研究和转化平台的建设正在一步一步探索中。
北京天坛医院还把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北京市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平台资源整合,开展基于多组学的脑血管病防治新策略、脑血管病医疗治疗控制和改进、神经系统疾病人工智能、脑重大疾病人群队列、神经系统疾病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进一步破解脑海深处的秘密。
整合优质资源,构建辐射全国的医疗联合体,实现非疑难重症的患者留在当地即可接受标准化治疗。
目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已经包含全国360家医院。通过这个联盟,成员医院可以共享天坛神经学科诊疗常规,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指导等。希望通过这样的联盟相互促进,探索神经系统疾病专科医疗资源一体化模式,建立统一规范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疗体系,提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建立完善的神经系统疾病专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质量、同质化的神经系统疾病专科医师。
同时,天坛医院还不断完善远程医疗中心建设,目前远程医疗合作医院也达到350多家,通过远程医疗中心可以开展临床会诊、影像诊断、病例讨论、远程手术指导、培训交流等工作,成为医联体、对口支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工作的重要合作平台。
通过“天坛人”的不懈努力,未来,北京天坛医院将成为疑难疾病的诊疗中心、重大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心、高水平的科研创新中心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中心。
上一篇: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领导来院慰问一线职工